2021年1月2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介紹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
?
封面新聞:近年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自然保護地事業,生態環境部等部門持續開展“綠盾”專項行動等監管工作,請問取得了哪些成效?“十四五”期間,還將從哪些方面加強監管?
?
?
崔書紅:建立自然保護地是*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舉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通報甘肅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破壞和秦嶺北麓違建別墅問題,堅決查處破壞生態違法違規行為。
?
?
2020年,生態環境部聯合有關部門和單位開展了“綠盾2020”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累計派出8批共136人次,對全國29個省(區、市)的196個自然保護地4398個“綠盾”臺賬問題整改進展情況開展實地核實;對17省79個自然保護地開展了聯合巡查,向地方反饋發現問題,有力推動整改。全面完成臺賬更新,對典型問題進行了通報。
?
?
截至2020年底,*自然保護區內的5503個重點問題點位,已整改完成5038個,整改完成率92%,較2019年底(69.44%)提高了21個百分點;長江經濟帶11省(市)*自然保護區的1388個重點問題點位,已整改完成1217個,整改完成率87%,較2019年底(78.20%)明顯提升。
?
?
經過不懈努力,*自然保護區內新增人類活動問題總數和面積實現了明顯“雙下降”,基本扭轉了侵占破壞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的趨勢,壓實了各級政府及其部門的責任,強化了全社會對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形成了保護地一旦劃定就“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氛圍。
?
?
“十四五”時期,將是我國自然保護地實現從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的關鍵期,是解決自然保護地歷史遺留問題的窗口期,是提升自然保護地保護成效的機遇期,也是自然保護地事業發展的攻堅期。生態環境部將立足生態環境監管職能,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工作:
?
?
一是持續開展“綠盾”強化監督,繼續深化工作機制,加大對*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和*風景名勝區等自然公園的監管力度,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
?
二是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監管,確保自然保護地調整工作科學合理,實事求是,為解決自然保護地歷史遺留問題,推進自然保護地改革當好衛士。
?
?
三是積極推動自然保護地相關立法的進程,完善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制度、標準和技術規范。
?
?
四是推動國家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升級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系統,開展成效評估,及時預警生態風險,定期發布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狀況報告。
?
?
謝謝。
?
?
原標題:“綠盾2020”對4398個問題整改開展實地核實
本文轉載自環保在線,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